您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法律知识

法律知识

合同起草与审查的一般原则有哪些?

发布时间:2025-03-29  浏览量:20 次

在商业交易中,合同是确定各方权利义务的法律基石。一份高质量的合同不仅能保障交易顺利进行,更能有效规避潜在风险。如何确保合同条款合法、公平且具备可操作性?以下七大原则为合同起草与审查提供专业指南。


一、合法合规:守住风险底线

合同起草首要原则是确保内容符合《民法典》第153条(原《合同法》第52条)规定,杜绝“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”的条款。例如,某企业曾试图通过“技术服务合同”掩饰实际借贷行为,最终因违反《民法典》第146条(通谋虚伪表示)被法院判定无效。审查时需重点关注主体资质、合同目的及程序合法性,尤其留意地方性法规对特许经营、环保等领域的特殊要求。


二、权利义务对等:平衡双方利益

优质合同应体现“你给我一分,我还你一分”的对等原则。过度倾斜的条款可能导致合同因显失公平(《民法典》第151条)被撤销。例如,某租赁合同中“承租人必须无条件续租10年”的霸王条款,最终被法院认定为无效。建议通过权利义务清单对比,确保双方责任与收益相匹配。

1734601573813958.jpg

三、条款可执行:拒绝纸上谈兵

“模棱两可”是合同大忌。例如,约定“乙方应在合理期限内交货”而未明确时间,极易引发争议。审查时需将抽象条款具体化:

● 标的:明确规格、数量、质量标准(如引用国标GB/T 18801-2015);

● 履行:细化时间(如“2025年4月15日前”)、地点(如“上海市浦东新区XX仓库”);

● 违约:量化赔偿标准(如“按日支付合同金额的0.05%违约金”)。


四、风险前置:预判潜在漏洞

合同不仅是交易确认书,更是纠纷预防方案。例如,某软件公司在合同中预设“源代码所有权归属甲方”条款,成功避免技术泄露风险。建议从“最坏情况”反向设计:

1. 违约情形:列举延迟履行、质量瑕疵等可能性;

2. 救济措施:明确协商、诉讼、仲裁等解决路径;

3. 特殊约定:针对知识产权、保密义务等易争议点单独条款。


五、程序完备:细节决定成败

签署环节常被忽视,却可能成为“致命漏洞”。例如,某企业因法定代表人未签字仅盖章,导致合同效力存疑。需注意:

● 签章规范:公章、法定代表人签字缺一不可,涉外合同可能需要公证;

● 附件效力:将营业执照、资质证明等作为附件并盖章;

● 电子合同:使用可靠平台(如法大大)确保法律效力。


六、促进交易:平衡风险与效率

律师不应成为交易的“终结者”,而应助力达成合作。例如,通过“分阶段付款+里程碑验收”条款,既保障甲方资金安全,又降低乙方回款风险。需综合评估:

● 风险概率:高概率风险重点防范,低概率风险合理分担;

● 商业惯例:参考行业通行规则(如建设工程领域的“黑白合同”禁止条款);

● 谈判空间:为对方留出合理让步余地,避免条款过于严苛导致合作破裂。


七、动态调整:适配交易场景

不同合同需“量身定制”。例如,长期合作合同应增加“年度协商条款”,允许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价格;跨境合同需明确准据法(如选择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》)。建议根据交易类型、金额、周期等因素,灵活调整条款侧重点。


新闻资讯

联系我们

联系人:田主任

手机:13118312715

电话:400-XXX-XXX

邮箱:493257700@qq.com

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顺城大街所8号中环广场1幢1单元8楼01、02A室